1. 残次卫生用品翻新产业链
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(山东济宁)通过收购嫚熙、自由点、全棉时代等品牌应销毁的残次品,分拣后以“二等品”形式二次销售。工人徒手敲打拉拉裤恢复蓬松度,无任何消毒措施,废料则加工成再生浆料重新流入市场。该企业年处理废料近2万吨,利润达7000-8000元/吨。
涉及代工品牌包括初医生、贝姿妍、浪莎等,部分产品未进行灭菌处理,甚至用强力去污剂掩盖污渍。
2. 餐饮行业乱象
杨铭宇黄焖鸡米饭(郑州门店)被曝使用发酸土豆、隔夜牛肉(添加工业色素伪装新鲜),员工无健康证上岗,后厨卫生恶劣。
小龙坎火锅(湖北门店)回收剩菜二次加工,清洁工具与餐具混用,调味粉过期仍用于熬制高汤。
预制菜行业存在冷链运输不规范、过量添加防腐剂及香精、使用过期食材修改标签等问题。
3. 冷冻水产品造假
尚方舟、良基冷冻等企业在虾仁中违规添加磷酸盐(超国标3倍),浸泡时间长达十几小时以增重20%,外包装仅标注“虾仁和水”,长期食用或导致钙磷失衡、心血管疾病。
1. 家电维修平台系统性欺诈
啄木鸟家庭维修被曝虚构故障、虚换配件,例如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,更换点火器收费250元,平台与维修员六四分成,强制提高收费。其投诉量超6000条,纠纷胜诉率却达95%。
2. 电子签高利贷“砍头息”
借贷宝、人人信平台默许放贷人使用虚假账号,借款人签署5000元电子欠条仅到账3500元,7天利息高达1500元(年化利率超6000%)。平台利用逝者信息通过人脸验证规避法律风险。
3. 养老预付卡骗局
北京某“高端养老公寓”以预存50万享终身入住权为诱饵,骗取2000余名老人超8亿元后跑路。
1. 个人信息窃取与数据倒卖
云企智能、启科科技通过爬虫技术抓取短视频平台用户评论,非法获取手机号、消费习惯等数据,甚至从运营商后台窃取三网大数据(含3800项标签),日处理量达100亿条,单条售价6元。
2. AI外呼骚扰产业链
智优擎科技利用虚拟运营商“小号”(17/16开头)拨打营销电话,AI机器人日均拨打量超百万次,模拟真人对话规避监管,用户日均接3.8个骚扰电话中70%源于此。
3. 直播带货虚假营销
头部主播团队使用AI生成虚拟主播,伪造海外代购链路,针对老年人实施“情感绑架”式销售,将普通食品包装成“神药”,利润率高达600%。
1. 手机抽奖敛财
诺诺网开发票后跳转虚假抽奖页面,诱导用户充值4000元分15个月使用“200元话费券”,83%用户因遗忘未兑现,单日流水达20亿元。
2. 非标电线电缆隐患
华南地区五金市场销售导电性能仅达国标60%的“打折线”,金明阳电缆等企业伪造检测报告,劣质电缆导致全国50%以上重大火灾。
3. 防火玻璃与灭火器造假
天津顺玻玻璃用普通玻璃冒充防火玻璃,东莞创亿消防生产成分不达标灭火器,甚至存在助燃风险。
后续影响与警示
晚会曝光后,涉事品牌直播间(如自由点、苏菲)紧急停播,多地市监部门联合公安介入调查。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维权,并警惕新兴领域风险(如AI技术滥用、新能源车虚标续航等)。